第三百章:一次次被朱棣刷新认知
最新网址:http://www.yqzw5.cc
临近中午。路面薄薄的积雪消融。
朱元璋一行人车队,由远及近,渐渐变大,靠近村口……
咚咚咚……
随着马车靠近,热闹锣鼓声,渐渐清晰传入耳中,隐约间,还能听到,爆竹声。
马车内。
朱雄英好奇撩起帘子张望。
‘小没良心!看你今晚哭不哭!’
常氏含笑看着朱雄英,扭头,“这么热闹,四弟他们在做什么?”
朱标摇头,也不知。
“龙!”
某刻,朱雄英忽然激动大喊一声,朱标、常氏撩起帘子……
原来是在舞龙。
锣鼓喧天。
毛骧举着红布包裹稻草制成的龙珠,在前面跳来跳去。
朱棣用长长的高杆子,顶着一个色彩艳丽,活灵活现的龙首,控制龙头跟随龙珠起舞。
后面一队和朱棣年龄相仿的青年,举着竹子和稻草编织的长长龙身,蜿蜒起舞。
大人们跟在旁边看热闹,孩子们欢快笑着,跟在舞龙队前后左右跑着。
徐妙云抱着两小家伙站在门口,见舞龙队快抵达,扭头,笑着催促:“杨荣,快去点爆竹。”
杨荣手拿一根已经点燃的香。
闻言,迈开小短腿,笑着跑向院门。
噼里啪啦……
点燃挂在院门的一小串爆竹后,忙躲开。
爆竹声响中,乡亲们涌到院子里,朱棣带着村里舞龙队,开始绕屋子转圈。
最后回到院中。
龙身在院中起舞。
毛老六故意舞动龙珠来到徐妙云和两个小家伙面前。
乡亲们爽朗大笑。
朱棣含笑瞪了眼作怪的毛老六。
举着龙首凑近徐妙云和两个小家伙。
小雍鸣、小祈婳看着漂亮龙首,欢快笑着,发出咿咿呀呀婴言婴语,就伸手去抓。
朱棣故意控制龙首避开。
“阿……爹……”
“阿……爹……”
两小家伙急的,用含糊不清的婴语,喊着阿爹。
……
车队在院外远处停住。
王美人趴在窗口,美眸睁大,惊讶看着院内热闹景象。
抱两个孩子的女子,就是徐妙云吧?
这么漂亮的女子,大明公侯之家掌上明珠,怎么就愿意追着朱四郎来农村?
怎么没变成农村那种,黄脸婆?
她在高丽时,就见过那些种地的下等贱民。
女子各个脸、手黑漆漆粗糙,丑陋不堪。
很多高丽贵族,称呼这些下等贱民为牲口。
其实也差不多,贱民种地耕作,就是要供养贵族,贱民当兵打仗,也是为了保护贵族。
徐妙云和她认知中,邋遢、丑陋的村妇完全不同。
虽然穿着朴素,看样子,就是粗布衣服,可似乎并未吃过什么苦,满脸幸福模样,遮掩都遮掩不住。
大家都是女人。
女人幸不幸福,看笑容、看眼睛就一目了然。
难道,朱四郎都不用徐妙云下地干活?
朱四郎那等粗鄙丘八,还能这般怜香惜玉?
可徐妙云脸上的幸福,骗不了人。
王美人视线从徐妙云转移到朱棣,由于朱棣背对院子,看不清正面。
但能从舞龙逗妻儿开心的动作中,窥探,这丘八对待妻儿,不似当日朝堂那般粗鲁冰冷。
同时她还发现,土桥村百姓,与她在母国所见百姓,也不一样。
踏足大明疆域沿途,见了不少大明百姓。
来金陵当天,虽然很多金陵百姓都去看科举张榜,但后来也见了一些金陵百姓。
大明百姓,不似高丽,脸上没有长期挨饿的饥色。
沿途走来,金陵百姓精神面貌最好。
可土桥村百姓精神面貌,竟然比金陵城更好!
朱四郎院子里,大笑起哄鼓掌的村民,偶尔有人扭头向他们看来。
她从这些贱民眼中,竟然看到了光!
‘太子爷说,土桥村是大明农村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,难道眼前的一切是因朱四郎?还有他那个什么乡土村社?’
她从未打听过有关朱四郎的事。
就是听李穑说过。
后来,又听太子爷偶尔提及。
知道最多的,就是朱四郎打仗很厉害。
……
前面马车内。
吕氏同样羡慕看着徐妙云。
不声不响,一生生俩,儿女双全。
对一群乡野孩子,不过是施以小恩小惠,这群野孩子,给徐妙云争气长脸。
此刻还围在徐妙云身边,叽叽喳喳个不停。
朱棣更是把徐妙云捧在手心宠着。
听太子爷说。
父皇都担心,朱棣把徐妙云宠坏、惯坏……
朱棣为此还和父皇闹了点小脾气。
徐妙云凭什么活成,让所有女人羡慕的对象?
上天也太青睐徐妙云了吧?
徐妙云何德何能?
福厚未必就是福,徐妙云、朱棣将来肯定要付出代价!
……
片刻后,锣鼓声渐渐息落。
朱棣转身把举龙头的挑杆,交给八叔……
吕氏抱着朱允炆,轻声低语,“允炆,记住,就是这个人,不顾大家是亲戚,差点逼死你外祖父。”
后面马车内。
王美人看朱棣从徐妙云怀中,接过两个小家伙,转身和村民说话,瞪大眼,微微张嘴……
这是朱四郎?
怎么和当日朝堂上,判若两人?
朝堂见朱四郎时。
朱四郎脸黝黑粗糙,还冰冷粗鲁无礼。
他们怎么说都是高丽贵族。
就算比不上大明皇室,也比这些村民高贵吧?
朱四郎当日对他们冰冷敷衍应付。
今天竟和一群粗鄙村民有说有笑?
黝黑粗糙的脸,也变白了不少,不是特别白,男人这个肤色,刚刚好。配合高大身材,当得起一句玉树临风。
至于当日午朝,脸黝黑粗糙,应该是打仗风吹日晒造成的。
此刻的朱四郎,浑身萦绕着一种莫名吸引人的气质。
仿佛,这人无论站在哪里,都能成为中心。
怪不得徐妙云愿意自嫁,追着朱四郎来农村。
……
哼!
王美人想着,突然轻哼,“再优秀,还是个农民!”
徐妙云愿意陪朱四郎在农村种地。
她可不会这么傻。
相反,她还得庆幸,当日午朝,朱四郎的形象足够差劲儿,
若当日见到这般朱四郎,她肯定会犹豫。
再加李穑在旁边,替朱四郎说话,她多半会稀里糊涂,选朱四郎。
“若真稀里糊涂选朱四郎,那我这辈子,可就毁了。”
……
片刻后。
院内众人散去。
朱元璋这才命令马车,靠近院子。
“四叔!”
马车刚停稳。
朱雄英小脑袋,迫不及待从车窗内伸出来,笑着招手。
朱棣把雍鸣、祈婳交给徐妙云,笑着快步走过去,直接从窗口把朱雄英抱出来笑问,“有没有想四叔?”
“想!”
“是想让四叔给你洗尿湿的衣服吗?”
……
常氏见朱雄英抱着朱棣脖子,和朱棣对答,笑着放下帘子。
雄英和四弟叔侄感情如此好。
她倒也更放心了。
转头,看着朱标,莞尔一笑,低语笑问:“看雄英和四弟这么亲,没嫉妒吧?”
“嫉妒了!”
朱标含笑瞪了眼。
的确有那么一点点。
或许是因为忙于政事,没太多时间陪雄英成长。
又或许,身处东宫那种环境。
至少,雄英从未在他面前如此。
不过,雄英和老四关系如此好,他乐意见得。
自古以来,长寿皇帝不多。
老四还比他年轻。
他大概率会走在老四前面。
将来把雄英托付给老四,他也能放心。
……
收敛思绪,回神后,笑道:“我们下车吧。”
一群人陆陆续续下车。
朱棣、徐妙云瞧着吕氏、王美人也来了,不由微微惊讶。
简单寒暄几句。
朱元璋就提议道:“老四,带我们去村里转转。”
一会儿那群碍眼的就要来了。
先去村里看看。
等那群碍眼的来了后,大家就在老四家里聊,两方人错开,免得碰在一起,有人露了马脚。
于是,朱棣抱着朱雄英,和朱标一起陪着朱元璋走在前面。
马秀英和太子妃,瓜分了小雍鸣、小祈婳,和徐妙云跟在后面。
王美人和吕氏走在最后面。
王美人看着徐妙云,稍稍靠近吕氏,用只两人听到的声音,好奇问:“侧妃姐姐,你知道,徐家小姐和朱四郎的事情吗?”
她虽然庆幸。
但也很好奇,平日里,朱四郎如何对徐妙云。
竟让徐妙云甘愿陪他待在农村。
吕氏微微愣怔,‘羡慕徐妙云?’
整个金陵,权贵女眷,谁不羡慕徐妙云?
王美人羡慕,倒也并不令人惊讶。
她还是很愿意给王美人讲这些。
首先,这还是她第一次和王美人交流,父亲说过,若太子爷真宠爱王美人,就要和王美人交朋友。
其次,王美人若是听了朱四郎如何宠徐妙云。
要求太子爷学朱四郎。
那可太好了。
太子爷必生嫌厌!
“妙云可是整个金陵权贵家女眷都羡慕的对象……”
王美人错愕看着吕氏。
有这么夸张?
“四弟为了让妙云不下地,开办了学堂……”
……
前面众人,并未在意,后面两个女人聊什么。
朱棣带着朱元璋、朱标,去了鸡舍、猪舍、参观了饲养场,然后就往打谷场走去。
“金棒子!”
朱雄英一声惊呼,打断后面几个女人聊天。
马秀英、太子妃、吕氏、王美人抬头,就被远处的景象惊呆了。
打谷场到处耸立的架子上,挂着一个个金灿灿的大棒子。
金灿灿,看着十分壮观。
朱元璋率先从惊讶中回神。
他已经看过锦衣卫奏报了,不过,饶是如此,还是被震惊了。
对朱雄英笑道:“这不是金子,是玉米,去年夏天时,你和你四叔去辽东,没吃到,今年,说什么,都要让咱们雄英尝尝。”
朱标回神,惊讶看向朱棣,迫不及待问:“老四,有没有估算,亩产多少?”
朱棣伸出五根手指。
“五石!”朱标惊呼。
朱棣笑着点头。
五石就是六百斤。
相较后世,其实并不多。
去年应天府范围内,风调雨顺,旱地也不缺水。
之所以只有六百斤,是土地太贫瘠了。
去北方种植,他估摸着,恐怕得减少一半。
即便如此,也不错了。
土桥村的水田,前年还堆肥,今年水稻和麦子的产量,也不过刚刚突破三石。
玉米大面积推广种植。
大明的粮食,至少能翻倍。
朱标稳定情绪后,轻松笑了,“太好了!有了玉米作为主粮补充,往后咱们大明百姓就不需要饿肚子了。”
……
父子、兄弟三人聊着来到打谷场。
王美人好奇伸手触摸,握住玉米,似乎想到什么,俏脸不由微红。
吕氏狐疑看了眼,介绍道:“嫩玉米煮熟后,糯糯的很好吃……”
夏天时,毛骧拉了一车青玉米棒到金陵。
东宫也分了不少。
太子爷命人给她送了不少。
当时她正怀着允炆,吃什么都不香,不知为何,竟特别喜欢这玉米。
……
片刻后,众人来到粮仓前。
朱元璋指着多出来的一座粮仓,“这就是你们的义仓对吧?”
朱棣看着小仓。
在品字形三座粮仓中间。
这是他陪雄英去辽东期间,八叔他们建的,事实证明,现在的土桥村,即便没有他,也能正常运作了。
笑笑点头:“对,往后每年秋收,我们都会往里面储存满足全村人吃三天的粮食……”
……
朱元璋、朱标认真倾听。
历朝历代每当天灾人祸时,朝廷虽然都会赈灾。
可大家都明白。
朝廷赈灾,其实更多是做做样子。
拿出的钱粮对于灾民,本身就是杯水车薪,再经层层盘剥,真正能到灾民肚子里,少之又少。
若往后。
大明所有农村,村村都有一座义仓。
由村民自管,避免了层层盘剥……
……
朱元璋、朱标均都不由激动。
他们太清楚,如果村村都有能力建义仓,每年往里面存一点粮食。
能为大明带来何种好处!
“老四。”朱棣话音刚落,朱元璋就迫不及待征询:“你觉得,你们土桥村乡土村社建设经验足够了吗?今年能不能推及天下?”
马秀英正和几个儿媳低声聊天。
闻声,停下,向朱元璋看去。
王美人见朱元璋满眼期盼看着朱棣,惊呆了,‘父皇这么重视朱四郎的意见?’
亲眼所见的朱四郎。
侧妃口中,把徐妙云捧在手心独宠的朱四郎。
眼下,父皇又是这般重视朱四郎态度。
她有种感觉,要是太子爷和朱四郎在这件事上,有不同意见。
父皇很有可能会听朱四郎!
这怎么可能!
今天的一切,给她的冲击太大了!
……
“儿臣不赞同,一窝蜂全面推行。”众人关注中,朱棣摇头,“儿臣建议,从一些秀才、举人中,选调出一些品性不错的,也愿意的,来土桥村看看,和土桥村乡亲谈谈,好好了解什么是乡土村社后,派他们回本村……”
……
朱元璋皱眉打断,“若是这些秀才、举人和他们本地乡绅搞在一起呢?”
老四的乡土村社,最忌讳拥有大量土地的大乡绅入股。
朱棣笑了,“首先,朝廷推动乡土村社,就要定下乡绅不得参与的原则,至于这些读书人,只要,他们再家乡做事,就算为了祖宗,都不敢肆意妄为。”
这是蒋胖子给他的启发。
“其次,朝廷可以出台政策,许诺,只要他们能在家乡搞成、搞好乡土村社,秀才可以为官,举人往后升迁会优先考虑!”
……
本乡本土,再配合胡萝卜加大棒。
又控制规模,朝廷有力量做到精细监察,就出不了大事。
“同时,从地方县令中,选一些类似方孝孺这种有干劲儿,正直有为的青年官员,让他们试着在县一级,推行乡土村社……”
……
“形成大明境内,乡土村社多点开花结果的形势,吸引周围村子百姓,主动去跟随、效仿。”
总之,他坚决反对,一窝蜂推行。
一窝蜂,一拥而上,必然泥沙俱下。
这个时代,朝廷又无力做到全面详细监察,必然出事。
本来是件开创时代的好事,最终一定会被搞臭,办坏。
还不如多点开花,形成示范,吸引百姓主动效仿跟随。
一些零散的点,以锦衣卫的能力,及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度,完全有能力盯紧。
可能,过程慢了点,见效需要时间。
但能筑牢乡土村社的根基!
“过年前,周围村子,已经陆陆续续来我们村考察请教……”
正是周围村子的举动,让他对这个法子,格外有信心。
常氏微微侧头,含笑低语:“妙云,将来雄英若是能有四弟此刻一半,我都能高兴的笑醒。”
徐妙云不由莞尔一笑。
吕氏悄悄看了眼,掐紧手指。
不得不承认,朱四郎真的太优秀了,父亲想报仇,恐怕得集中很多人的力量,或许才能扳倒朱四郎。
‘这才是真正的朱四郎?这才是父皇和太子爷,对待朱四郎的态度?’
王美人感觉认知又一次被刷新。
父皇和太子爷,竟然像个学生一样,认真听朱四郎阐述!
她虽不懂国家大事。
但朱四郎的讲述深入浅出,很容易听懂。
若大明按朱四郎所说发展下去。
太子爷将会继承一个,多么强大的国家?
太子爷好,就是她好。
朱四郎对太子爷有大用!应该好好笼络利用!
她得收起对朱四郎的轻视了。
免得惹太子爷不快!
……
江宁县。
方孝孺转头,看着一辆辆马车跟在后面,不由暗暗咂舌。
作为太子爷心腹。
经常回东宫,向太子爷汇报乡土村社进展,以及亲自参与的感悟体会。
他知道一些内幕。
比如,太孙跟着燕王学习。
他猜测,陛下年初一,带太子爷全家,去土桥村,很有可能与此事有关。
对此事,他是支持的。
太孙若是能学到朱四郎一半本事,将来都足以成为优秀储君。
当然,朱四郎夫妇心里不记仇,但喜欢给人小本本记仇的习惯,太孙千万别学。
怪吓人的!
反正他现在,见了朱四郎,就想绕道躲着走。
不过……
身后这些大人们若知晓太孙跟随朱四郎学习,恐怕不但要惊呆。
还会大闹一番!
可千万别再土桥村闹。
他可不想再被朱四郎夫妇记小账!
哎!
他和朱四郎这孽缘,什么时候才到头!?
看大家讨厌王美人这个角色,还骂我用这个角色水文,真没这个想法,可能是我拿捏不到位吧。
这个角色的目的,就是促使朱标性格上,发生改变,自我解放,所以就详写了一下,接下来,我会加快推进情节。
谢谢大家支持。
最后,再厚着脸皮求一下月票,推荐票,追订,全订。
(本章完)
http://www.yqzw5.cc/yq356/303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yqzw5.cc。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m.yqzw5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