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5 激烈反应
最新网址:http://www.yqzw5.cc
“那蓟辽保定总督的位置,万岁爷打算由谁补上?”皇帝说得不慢,王安记得也挺快。但光记录不成,司礼监秉笔还有替皇帝在政务上拾遗补漏的责任,空出来一个总督缺可不是小事。“是啊,该让谁去呢……你和陈矩商量过没有,谁比较适合这个位置?”这下还真把洪涛问住了,用手指敲着脑壳想了半天依旧没有合适的人选,只能征求王安的意见。
“万岁爷又在使诈了……奴婢只会遵从皇上的意思,在此等大事上怎可有自己的私念。”但王安掉链子了,不光没有在关键时刻替皇帝分忧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,真是活腻了。
“哎呀,变聪明啦!很好,朕就愿意和聪明人相处。蓟辽保定总督的位置还是留给他们提名吧,好处不能全占了,那样就没人愿意一起玩了。”本来还是一脸愁苦的皇帝顿时变了表情,虚点着王安伸出一根大拇指。
这几年没白苦口婆心告诫,身边的人虽然谈不上一心奉公却也没出什么大纰漏。尤其是在使用权力方面比谁都守规矩,也比谁都谨慎小心。
不是他们天性如此,也不是读了多少圣贤书明白事理,更不是有每天掉脑袋的危险相逼。很简单,想达到这种状态只需要以身作则即可。
什么事情可以做,什么事情不能碰,几年来自己天天都在演示。能看懂的自然会看懂,看不懂的基本也就被清理掉了。没办法,皇宫是政治斗争的最前线,不是实习车间,竞争非常残酷,适者生存容不得半点心软。
“一招鲜吃遍天……可他们就是不长记性!”顺利躲过了皇帝的试探,王安离开养心殿向内阁直房走去,边走边小声嘀咕。
自打皇帝登基以来,把利益互换这一招耍的飞起。消减宗室俸禄时用了、替补内阁人选时用了、京察时用了、殿试时用了,眼下任用三边总督和蓟辽保定总督依旧还是这一招。
按说再巧妙的招数也有固定套路,总拿出来使用会降低隐蔽性,很容易被人识破,然后加以针对。通常一个招数使过之后会换另一个招数,尽量间隔更长时间再重复。
可皇帝却反其道行之,隔三差五就用一次,还次次成功。不知道是朝臣们的脑子突然坏了,还是皇帝掌握了什么窍门,能让同一批人来回来去摔倒在同一个坑里。
景阳五年四月朝堂里出了件大事,皇帝下旨撤辽东镇、辽东都指挥使司,所属九万多名卫所官兵悉数返回山海关内,划归甘肃、陕西、宁夏、延绥、山西、大同六镇。
撤蓟辽保总督改山海关总督,统领永平府、顺天府边军事,节制顺天巡抚。擢右佥都御史、辽东巡按熊廷弼山海关总督,开府山海关。
原蓟州总兵杜松陟山海关总兵,领甘肃、宁夏、陕西三镇边军,巡防山海关至延庆左卫,驻山海关。
擢贵州左布政使沈一中右都御史,总督陕西、甘肃、延绥、宁夏军务,开府固原,防秋驻花马池。
由此一来,从明初就设立的九个边境军事重镇,延续了二百多年后变成了八个,同时也意味着大明的国土又少了一块。
为啥要说又呢?因为这不是第一次丢失,从图们江以南地区划入朝鲜开始先后有奴儿干都司、朵颜三卫、关西七卫、河套东胜卫、云南外夷土司脱离了朝廷掌控,再多一个辽东好像也不是很突兀。
当然了,有些人是属貔貅的,吃进去就不能吐出来。在他们眼中领土面积是衡量国家是否强盛的唯一标准,至于说为了维持领土到底付出了多大代价、会对发展造成何种负面影响、有多少百姓因此吃苦丧命,根本不予考虑。
而且这种人的数量还不少呢,当皇帝在大朝会上宣布这个决定时,立马就有十多位朝臣当面提出坚决反对,无论如何解释也难以达成一致。
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,很多平日里志同道合的同僚此时却突然陷入了诡异的沉默状态,连有事没有就找机会互相攻讪的敌对派系也偃旗息鼓了,很默契的保持了一致,谁也不出面附和。
于是这十多位急于表现、想主动邀请廷杖换取名望的官员就成了孤家寡人,改口或者退缩都没了机会。好在皇帝宅心仁厚,既没打也没骂,只问了他们几个问题:
“谁觉得辽东可守请到丹陛上来,详细说明策略和损耗,阐述得失。忠言逆耳利于行,朕非听不得意见的昏君,只要把道理讲清楚且合情合理,必从之!
拿不出策略、讲不明道理,也可自告奋勇前往辽东戍边。朕会将最危险的卫所交其统领,三年期满回朝进侍郎、尚书、都御史。
既拿不出策略也讲不明道理还不想戍边,也有办法为国出力,只要拿出多半家财充实军饷,朕依旧敬其为国之情不予怪罪。尔等谁先来?”
面对皇帝心平气和的提问,原本还在呼天抢地做最后挣扎的十几位官员立马没声了。要策略?辽东的困局又不是一年两年,如果有办法早就拿出来了,还用等到现在?
讲道理?除了祖宗基业、圣人教化、道德礼法之类的套话,做臣子的什么时候需要和皇帝讲道理了?向来不都是有利益就夸,没利益就喷嘛。
喷急眼了挨上几棍子,只要没打残立刻就能成铮铮铁骨的直臣,朝野上下全是赞誉,讨论具体细节得失,真不拿手啊。
去戍边?还是最危险的卫所,别逗了!在朝堂顶撞皇帝顶多被贬为庶民,脑袋上顶着清流的名号回家也不会太难受,保不齐换个皇帝还要重新被启用。真去边疆作战那可是要掉脑袋的,千万不能冲动。
捐大半家财……滚你大爷的!老子寒窗十数载好不容易考中当官了,为的不就是多捞些嘛。在这片土地上皇帝一会儿姓刘、一会儿姓李、一会儿姓赵、一会儿又姓朱,变来变去没个准谱儿,唯独不变的就是财富。
无论谁家当皇帝,荣华富贵都得靠钱去买,家族兴旺也离不开钱。凭啥为了保卫老朱家的土地,让我们自己掏腰包啊!辽东爱要不要,只要财富保住了,换谁家来当皇帝,咱依旧吃香的喝辣的!
(本章完)
http://www.yqzw5.cc/yq433/215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yqzw5.cc。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m.yqzw5.cc